義民爺,為臺灣民間信仰,義民本義為義勇之人民。
臺灣所謂的義民爺,是指祭祀在械鬥、民變、戰爭中,因保衛家鄉而犧牲的義民軍。
「新埔義民廟」,又稱「新埔枋寮褒忠義民廟」,原名「褒忠亭」。
建於清乾隆53(西元1788)年冬,因其歷史最久、香火最盛,堪稱全台義民廟的總檀。廟內合祀三山國王、神農黃帝與觀世音菩薩。
每年農曆7月20日的義民節活動,當地15大庄輪流值爐主祭祀,參與信徒來自全省各地,場面壯觀感人。
時至今日,枋寮義民廟已經成為全省客家人,重大祭典與信仰中心。
乾隆51年(1786),林爽文之亂,林先坤、王廷昌、陳資雲、劉朝珍等,組成義民軍奮勇抗亂以衛鄉土,並協助清軍剿亂。
迄53年春、全台始告平定。乾隆53年,犧牲成仁的義民軍先烈約二百餘位,於凱旋回歸時,僱請牛車沿途遍拾忠骸(有黑布為記)。
原擬歸葬大窩口(今湖口鄉),雖車過鳳山溪,牛竟不受驅駛,經焚香禱告後跌筊取決,合塚葬於下枋寮「雄牛睏地穴」吉地現址。
乾隆皇帝有感義軍之忠勇衛土精神,特頒御「褒忠」敕旨,藉以褒揚。
林先坤(竹北六家人) 於清廷官員抵達紅毛港時,搭建榕樹門樓恭迎簌旨,迎回後於六張犁庄。
大窩口(舊湖口) 戴禮成、才成、拔成昆仲以先父「戴元玖」公之名義捐獻土地。
經多方奔走捐輸,於乾隆53年冬奠基破土,迄55年冬,竣工落成,是為「褒忠廟」。
同治元年(1861),彰化戴潮春之亂,客家義軍為了保衛鄉土,並受命協助清軍再次出征。
而這次犧牲的義軍人數,也高達一百多人。戰後,新埔士紳陳資雲等復將忠骸收集,一同歸葬下枋寮,增建附塚於總塚之左。
今日義民廟後山可看到兩座墓塚原因即在於此。
日治時期,日本政府在全省各地大肆拆除廟宇。新埔褒忠義民廟原也難保,但因客家人士一再陳詞,並到東京請願,說明義民廟不是迷信,
而是對祖先英烈事蹟的懷念與敬仰,方才倖免終獲保存。尚且由當時的拓務大臣、臺灣總督等,頒發獎牌褒揚。至今,牌匾仍懸掛在義民廟之中。
廟宇於兵戎浩劫之下,盡遭回祿。明治33年(1900) 張坤和、徐景雲、傅萬福等人召集祭祀區14大庄信徒,協議捐資重建。
直至明治39年(1906) 始告竣工。今之所見的義民廟已非原貌,因年久陳舊,已於民國53年興工修繕,使成煥然一新。
新埔義民廟依山而建,因乾隆皇帝賜名「褒忠」,最初將廟命名為「褒忠祠」。
據說因該廟合祀三山國王、觀音佛祖(該廟牌位名)、福德正神等,改稱義民廟。
義民廟坐北朝南,後有店仔湖台地,前有鳳山溪水,前低後高,左右開帳,宏偉壯觀。
資料引自: 維基百科、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apexcheng/35974694、新埔義民廟魏文彬http://www.beipu.org.tw/125.htm |